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补笔谈卷三部分翻译

补笔谈卷三部分翻译

查看补笔谈卷三全诗

  地理书籍中,记载古人有一种“飞鸟图”,不知是什么人制作的。所谓“飞鸟”,指的是过去的地理书虽记有四至的里数,而都是沿着相互间的道路步测的,由于道路的曲直没有常规,在绘制成地图以后,里数和步测就无法一致,所以就按地图另为量度四至的直线距离,如空中鸟飞直达,这样的直线距离也就不会再有因为山川阻隔与道路曲直所造成的里数上的误差。我曾制作《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算百里为比例,而又测定方位、边界和道里,并以地形高下、方向斜正、道路曲直为验证,凡用七种方法,以推求各地间的直线距离。地图绘成后,天下郡县的方位和远近皆得其真实情况,于是施用飞鸟法,细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并以十二地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个天干名和乾、坤、艮、巽四个卦名为二十四至的名称。即使后世郡县地图亡佚了,只要得到我这套飞鸟图,按二十四至在上面填布郡邑,马上就可以绘制出新图,丝毫不会有差错。

  用磁石磨针尖,则针尖的一端常常指向南方。也有指向北方的,恐怕是磁石的性质有所不同。如夏至季节鹿角就脱落,麋鹿的角却在冬至季节脱落。南北方向是相反的,按说磁石磨过的针尖指南或指北应该有不同的道理,只是人们未曾深加研究而已。

  江浙一带的人嗜好吃河豚鱼,有中毒的,往往死人,应该深以为戒。据《本草》记载:“河豚鱼,味甜而温和,无毒,能够补虚弱,去湿气,治脚病和腰病。”因《本草》有这样的说法,人们就相信了,以为河豚无毒,食之不疑,这是个大误解。《本草》所记载的河豚,指的是今天的鱼,也称鮠(五回反)鱼,江、浙间称为回鱼的就是这种鱼,并不是人们所嗜好的河豚。江、浙人所吃的河豚是有毒的,本名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说:“河豚,有毒,用芦根及橄榄等可以解其毒。其肝有大毒。又称为鱼、吹肚鱼。”这是说的侯夷鱼,或叫胡夷鱼,不是《本草》所记载的河豚,引《本草》为此作注释就大错特错了。《日华子》说这种鱼又称鱼,这却是不对的,大抵是一种相互混用的解释。把这种鱼叫做规鱼,是浙东人的称呼;又有生于海中的一种鱼,腹上有刺,叫做海规。叫它吹肚鱼,是南方人笼统的称呼,因为它腹部能膨胀,就像吹起来的一样。南方人捕河豚的方法,是在河流上横着设置栅栏,等到成群的鱼大批游下来时,稍微提起栅栏,使鱼群随流而下,黄昏时候鱼越来越多,自相排挤,或触栅即发怒,而腹部胀鼓鼓地浮上水面,渔人就在下面接捞上来。

  扬州在唐代时最为繁荣富庶,老城南北长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长七里三十步,可以记录下来的桥有二十四座。最西面的是浊河上的茶园桥,往东是大明桥(在现在的大明寺前)。进入西水门有九曲桥(在现在的建隆寺前)。再往东正对官衙的南门,有下马桥,还有东边的作坊桥。在桥东河流转向南面,有洗马桥,往南有南桥(如今在州城的北门)。再向南有阿师桥、周家桥(如今此处是州城的北门)、小市桥(如今还在)、广济桥(如今还在)、新桥、开明桥(如今还在)、顾家桥、通泗桥(如今还在)、太平桥(如今还在)、利园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如今还在)、青园桥。在驿桥北面河流从东流出,有参佐桥(在今开元寺前)。再向东是东水门(如今有新建的桥,不是古迹),向东出去有山光桥(在现在的山光寺前)。还有,从官府门前的下马桥一直向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称九桥,不通船只,不包括在二十四桥的数目之内,它们都在如今的扬州城西门外边。

  黄镮,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朱藤,各地都有。它的叶子像槐树叶,花成穗状挂在枝条上,紫色,像葛藤的花。可以用来做菜,如果烧得不透,也会有微毒。京城人家的庭院花园里,常常搭起高大的架子来栽种黄镮,叫做“紫藤花”的就是这种,它的果实像皂荚。《蜀都赋》中所说的“青珠黄镮”,那黄镮指的就是这种藤的根。古今都有人栽种这种植物用作亭台栏架的装饰。现在还有人截取它的枝干嫁接在槐树干上,假作矮槐树。它的根可以入药,有让人呕吐的功用。

推荐古诗: 调张籍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夜曲醉翁操(琅然,清圆)生查子(长恨涉江遥)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去年余佐京口遇王嘉支从张魏公督(河亭掣手共徘徊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文章(文章本天成)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