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注释虞美人:词牌名断雁:失群孤雁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听雨:题目
推荐古诗:
北风行、
晚春、
正月崇让宅、
夏日南亭怀辛大、
青溪、
山居秋暝、
书扇示门人、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岸谷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