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注释既:既然之:代指猴毛方:才胜:能忍受
推荐古诗: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登乐游原、
洛中访袁拾不遇、
息夫人、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邺城中)
推荐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然自若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