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国势强盛,各国纷纷派遣使者入京纳贡,对此,唐太宗始终保持着比较清醒的态度,他从不贪求贡赋,也不允许地方官去自己辖区以外的地方寻求贡赋,并下令将外国进贡的美女遣返故土,鹦鹉放归森林。
推荐古诗:
登观音台望城、
望江南(多少恨)、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老将行、
晨起偶题(城远不闻长短更)、
寒食临川道中(百卉千花了不存)、
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夜读有感(公卿有党排宗泽)
推荐诗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坐待毙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