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春季,鲁桓公即位,对郑国恢复友好。郑人请求重新祭祀周公、完成祊田的交换。桓公答应了。三月,郑庄公用璧玉来作许田的交易,这是为了请求祭祀周公和以祊交换许田的缘故。
夏季,四月初二日,鲁桓公和郑庄公在越地结盟,这是为了祊田的交换
表示友好。誓辞说:“如果违背盟约,就不能享有国家。”秋季,发大水,凡是平原上被水淹了叫做大水。冬季,郑庄公前来拜谢结盟。宋国的华父督在路上见到孔父的妻子,他目迎她从对面走过来,又回头
从后面盯着她走过去,说:“既美丽,又光彩动人。”
推荐古诗:
白云泉、
月夜登阁避暑、
望江南(多少泪)、
扬子津望京口、
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
推荐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步步莲花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