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即仪表、言行、风度等外在的表现。“威仪寂静”,即真正的威仪是超越威仪的。这是从来、去、坐、卧这四种最日常的行为来阐明对任何东西都不要执著。达到这种空掉一切的境界,也就“威仪寂静”了,因为四威仪在心理上都不存在了。前人解释说:“行、住、坐、卧,谓之四威仪。见性能行持人,所谓行、住、坐、卧常若虚空。……如来者,如本性也,本无动静,所以无去无来,故假名(假是“借”的意思,假名即借名)如来。”
推荐古诗: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杨柳枝(一树春风千万枝)、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老将行、
清平乐(年年雪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
推荐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