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送给卫君重礼,是为了麻痹魏国,松懈武备;再次叫太子到魏国,是为了找寻发动战争的理由,智伯明白,作战之前一定要有准备,要有一个发动战争的名正言顺的响亮名义。南文子高过智伯一筹的是在开战之前就挫败了敌方的战争谋划,赢得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伐课”,就可收到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现代战争和商场上的竞争也是如此,在正式开战之时,实际上胜负大局基本上已经定了。
推荐古诗:
峨眉山月歌、
自遣、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
秋夕、
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
哭刘司户蕡、
泪、
连昌宫词、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
五古(去去思君深)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不可胜数 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