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春季,在宋国上空坠落五块石头,这是坠落的星星。六只鹢鸟后退着飞,经过宋国国都,这是由于风太大的缘故。成周的内使叔兴在宋国聘问,宋襄公询问这两件事,说:“这是什么预兆?吉凶在于哪里?”叔兴回答说:“今年鲁国多有大的丧事,明年齐国有动乱,君王将会得到诸侯拥护却不能保持到最后。”退下来告诉别人说:“国君询问得不恰当,这是有关阴阳的事情,人事吉凶与此无关。吉凶由人的行为所决定。我这样回答是由于不敢违背国君的缘故。”
夏季,齐国进攻厉国,没有得胜,救援了徐国而后回国。
秋季,狄人攻打晋国,占取了狐、厨、受铎,渡过汾水,到达昆都,因为晋国战败了。
周襄王把戎人造成的祸难告诉齐国。齐国调集诸侯的军队到成周去防守。
冬季,十一月十二日,郑国杀了子华。十二月,鲁僖公和齐桓公、宋襄公、陈穆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邢侯、曹共公在淮地会见,是为了商量救援鄫国免被淮夷所侵。并且商量向东方用兵。替鄫国筑城,服劳役的人困乏,有人夜里登上小山头喊叫说:“齐国发生动乱!”诸侯没有等到筑完城就各自回国了。
推荐古诗:
谢公亭、
夜雨寄北、
渡浙江问舟中人、
御街行、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
南乡子(怅望送春怀)、
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
推荐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