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僖公二十一年翻译

僖公二十一年翻译

查看僖公二十一年全诗

  二十一年春季,宋国和齐国人、楚国人在鹿上举行了会盟,便向楚国要求当时归附楚国的中原诸侯奉自己为盟主,楚国人答应了。公子目夷说:“小国争当盟主,这是灾祸。宋国或许会被灭亡吧!失败得晚一点,就算运气了。”

  夏季,很久没有下雨,干旱得很。僖公要烧死巫人和仰面朝天的怪人。臧文仲说:“这不是解决旱灾的办法。修理城墙、节用饮食、节省开支、致力农事、劝人施舍,这是应该做的。巫人、仰面朝天的怪人能做什么?上天要杀他们,就应当不生他们;如果他们能造成旱灾,烧死他们会更厉害。”僖公听从了。这一年,虽有饥荒,却没有伤害百姓。

  秋季,楚成王、陈穆公、蔡庄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在盂地会见宋襄公。子鱼说:“祸根子就在这里吧!国君的欲望太过分,那怎能忍受得了?”在会上楚国抓住了宋襄公来攻打宋国。

  冬季,诸侯在薄地会盟,释放了宋襄公。子鱼说:“祸殃还没有完,这点够不上惩罚国君。”

  任国、宿国、须句、颛臾,都姓风,主管太皞和济水神的祭祀,而服从中原各国。邾国人灭亡了须句,须句君逃亡到鲁国来,这是由于须句是成风的娘家。成风对僖公说:“尊崇明祀,保护弱小,这是周的礼仪;蛮夷扰乱中原,这是周的祸患。如果封了须句国的爵位,这是尊崇太皞、济水神而修明祭祀和缓解祸患啊。”

推荐古诗: 阳春歌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离思五首其四声声慢(寻寻觅觅)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即事(复楚情何极)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满江红(清颍东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腐儒碌碌叹无奇)

推荐诗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