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推荐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
南陵道中、
长相思(云一緺)、
更漏子(金雀钗)、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清平乐(天高云淡)、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行香子(清夜无尘)、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推荐诗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门挨户 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不着边际 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