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文公八年翻译

文公八年翻译

查看文公八年全诗

  八年春季,晋灵公派遣解扬把匡地、戚地的土田归还给卫国,而且再送公婿池的封地,从申地到虎牢边境。

  夏季,秦军攻打晋国,占领了武城,以报复令狐那一次战役。

  秋季,周襄王逝世。

  晋国人由于扈地的结盟文公晚去而来攻打鲁国。冬季,襄仲和晋国的赵孟在衡雍会见,这是为了补偿扈地那次结盟,并因此而和伊、雒的戎人会见。《春秋》称他为“公子遂”,这是表示重视他。

  穆伯去成周吊丧,没有到成周,带了礼物逃亡到莒国,跟随己氏去了。宋襄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宋昭公对她不加礼遇。宋襄夫人依靠戴氏的族人杀了襄公的孙子孔叔、公孙钟离和大司马公子卬,都是宋昭公的党羽。司马手里拿着符节死去,所以《春秋》记载他的官职而不写名字。司城荡意诸逃亡前来,把符节还给府人然后出去。文公按照他原来的官职接待他,而且都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官职。《春秋》也记载他的官职而不写名字。所有这些都是表示尊重他们。

  在夷地阅兵的时候,晋襄公准备提升箕郑父、先都,而让士縠、梁益耳率领中军。先克说:“狐、赵两人的功劳,不能废弃。”晋襄公听从了这个意见。先克在堇阴夺取了蒯得的田地,因此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发动叛乱。

推荐古诗: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行香子(天与秋光)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颂(春有百花秋有月)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浪淘沙(好梦最难留)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推荐诗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