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初二日,晋灵公派遣凶手杀死了先克。十八日,晋国人杀死了先都、梁益耳。
毛伯卫前来求取丧仪,这不合于礼。没有记载说这是天子的命令,这是由于周襄王还没有安葬。
二月,庄叔去成周参加襄王的葬礼。
三月二十八日,晋国人杀死了箕郑父、士縠、蒯得。
范山对楚穆王说:“晋国国君年少,心意不在于称霸诸侯,北方是可以打主意的。”楚王在狼渊出兵来攻打郑国。囚禁了公子坚、公子尨和乐耳。郑国和楚国讲和。
公子遂会合晋国赵盾、宋国华耦、卫国孔达、许国大夫,救援郑国,没有碰上楚军。《春秋》没有记载卿的名字,由于他们出兵迟缓,以此惩戒他们的办事不严肃认真。
夏季,楚国入侵陈国,攻下壶丘,因为陈国归服了晋国。
秋季,楚国公子朱从东夷进攻陈国,陈国军队打败了他,俘虏了公子茷。陈国害怕楚国报复,就和楚国讲和。
冬季,楚国子越椒前来聘问,手拿着礼物显出傲慢的样子。叔仲惠伯说:“这个人必然会使若敖氏的宗族灭亡。向他的先君表示傲慢,神灵不会降福给他。”
秦国人前来向死去的僖公和成风赠送衣衾,这是合于礼的。诸侯之间互相吊丧贺喜,虽然不及时,如果符合礼仪,《春秋》就要加以记载,以表示不忘记过去的友好。
推荐古诗:
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月夜、
齐安郡后池绝句、
安定城楼、
一斛珠(晓妆初过)、
辛夷坞、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推荐诗句: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昂首天外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 不知世务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
- 步步莲花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 百品千条 指繁多的名目。
- 百啭千声 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