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宣公十六年翻译

宣公十六年翻译

查看宣公十六年全诗

  十六年春季,晋国的士会率领军队灭亡了赤狄的甲氏和留吁、铎辰。

  三月,晋国向周定王进献俘虏的狄人。晋景公向周定王请求,二十七日,把礼服赐给士会命令他率领中军,并且担任太傅。在这种情况下,晋国的盗贼逃奔到秦国。羊舌职说:“我听说,‘禹提拔好人,不好的人因此远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诗》说,‘战战兢兢,如同面临深渊,如同踩着薄冰’,这是因为有好人在上面执政。有好人在上面,国家中就没有心存侥幸的百姓。俗话说,‘百姓多存侥幸,就是国家不幸’,这就是没有好人在位的说法。”

  夏季,成周的宣榭失火,这是由于人放火烧着的。凡是失火,人为的火叫做火。天降的火叫做灾。

  秋季,郯伯姬回来,这是由于被遗弃送回娘家。

  由于毛氏、召氏祸难的缘故,周王室又发生动乱,王孙苏逃亡到晋国。晋国人让他重新恢复了卿士。

  冬季,晋景公派遣士会调解王室的纠纷,周定王设享礼招待他。周大夫原襄公主持典礼,把切开的带骨的肉放在盛肉的器具里。士会暗中问这是什么缘故。周定王听到,召见士会说:“季氏,你没有听说过吗?天子设享礼有摆而不食的‘体荐’,设宴礼有把肉切成块的‘折俎’。诸侯应当设享礼招待,卿、大夫应当设宴会招待。这是王室的礼节。”士会回国以后就讲求典礼,以修明晋国的法度。

推荐古诗: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倦夜春雨晚泊浔阳望庐山得乐天书明月三五夜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傲睨万物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门挨户  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