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文言现象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前赤壁赋文言现象

前赤壁赋文言现象

查看前赤壁赋全诗

一词多义1、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通假字1、举酒属客 (“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 注:{高中课本上没有标明“属”通“嘱”}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绕)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

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越过。今义:欺辱,欺侮。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5、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1.驱牛相斗比胜负的游戏。 2.相斗的牛。 3.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词类活用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3、歌:扣舷而歌之(名作动,唱歌)4、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5、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6、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7、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8、南、西: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9、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10、东: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向东进军)11、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12、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13、.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14、白: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天色发白,天亮)

特殊句式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定语后置(被动句)知不可乎骤得——倒装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省略句

推荐古诗: 荆州歌(缲丝忆君头绪多)池上即事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古别离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放歌(天地太无情)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推荐诗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可言宣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