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之事易,谋恶之事难;因为行善在己,谋恶却必须靠客观环境的配合。施善于人,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算计别人,别人当然要防范了。所以说善事易为,恶事难成。更何况为善最乐,见到自己帮助的人能够安乐的过日子,这种喜悦,也能带给自己莫大的安慰,因此,为善对己对人,皆有益处。反之,整日想着那些害人的点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但难以如愿,即使成功,他人心怀怨恨,一定也会报复,真是害人害己。更可悲的是图谋不成,反而招来无数谩骂,真是何苦来哉!
推荐古诗:
日日、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洞仙歌(江南腊尽)、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驻马听(明月中天)、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