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文言现象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游褒禅山记文言现象

游褒禅山记文言现象

查看游褒禅山记全诗

一词多义1. 然⑴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⑵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2.观⑴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⑵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3. 其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4. 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5. 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⑥道芷阳间行(取道)6. 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7.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⑤其文漫灭(碑文)8.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欣赏)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此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观赏)9.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定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不名一钱(以私人名义占有)狄公有盛名(名声)10.之以其故后名之曰(代词,它)余之力尚足以入(助词,的)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助词,补语标志)悲夫古书之不存(取独,不译)

词类活用⒈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⒊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⒋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⒌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⒎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⒏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⒐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⒑ 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⒒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⒓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⒔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⒕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⒖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

固定句式⒈有怠而欲出者。(有一个……的人。)⒉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⒊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省略句⒈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⒉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⒊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⒋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⒌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⒍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⒎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⒏(余)遂与之俱出

判断句⒈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⒊此余之所得也⒋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⒌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倒装句⒈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被动句⒈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古今异义⒈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①数词。②中国国庆日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⒊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⒌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⒍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古义:“悲”,感叹今义:悲伤。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今义:表提及。

推荐古诗: 行路难(大道如青天)听颖师弹琴题兴化寺园亭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在狱咏蝉并序早朝剔银灯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推荐诗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