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长辈的,应培养子孙勤奋的习性,而不应纵容他们好逸恶劳,否则,子孙必定流连于声色犬马的场所。而酒能乱性,色能伤身,一旦陷溺,如何能不因酒色而做出败坏门风的事情?要子孙好,就要教导他们吃苦耐劳,可见得长辈的教育态度,十分重要。
如果专教子孙谋利,而不教他们孝悌忠信之道,子孙势义沦为“喻于利”的小人。在他们眼里,个人的利益比人伦亲情还重要,因此,逢到分财产、争利害的场面,必定骨肉相伤,败坏人伦。倘若能教子孙孝悌之道,家中必是充满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气氛,兄弟更能相互合作扶持,拓展家业。这与“兄弟阋墙”的情形相比,真有天渊之别。
推荐古诗:
遣怀、
听流人水调子、
永遇乐(落日熔金)、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骄不躁 不骄傲,不急躁。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