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浅近,直抒胸臆,作者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为例,评价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接着笔锋一转,发表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卓越见解:随着时代发展,诗歌创作也要推陈出新,不能停滞不前。每个朝代都会有新人涌现,发展、创作是作者论诗的核心与灵魂。
推荐古诗: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九日齐山登高、
寄远、
忆住一师、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
新晴野望、
终南山、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推荐诗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百依百顺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