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的最大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而且一种清新迥拔之气,凌然纸上。其三是音调极佳,作者诗音调和内容紧密配合,悠扬激楚,也特别动人。 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推荐古诗:
游南阳清泠泉、
池上竹下作、
捣练子令(深院静)、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万山潭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出守桐庐道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推荐诗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按辔徐行 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