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常存感激之心,无灾无病,不冻不饥,便是幸福。如果立在这种基础上,还不能力思上进,报答父母,反哺社会,岂不令人惭愧?
一个人在社会上成长,要感谢许多的人,自己的努力只占百分之一。因此,人出生到卓然而立,只有欠人的,而没有人欠的,如果再为非作歹,真是枉生为人。
尤其是读书人,所能贡献的便是他的学问,他的知识,如果尚不能在这方面下工夫,使学问增长进步,社会岂不是白养他了吗?更不要论那些以文乱德,混淆视听的人了。
推荐古诗:
燕子来舟中作、
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
为有、
出塞、
明月三五夜、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
七绝(古人学问无遗力)、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亦壮哉)、
题友人听雨舟(篷窗偏称挂鱼蓑)
推荐诗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碍足碍手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