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翻译及注释

查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全诗

译文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注释⑴淡荡:和舒的样子。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⑵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抱树焚死。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⑶玉炉:香炉之美称。⑷沉水:沉香。⑸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⑹花钿(diàn):用金片镶嵌成花形的首饰。⑺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⑻江梅:梅的一种优良品种,非专指生于江边或水边之梅。⑼柳绵:即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故称。⑽秋千: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玩者在板上或坐或站,两手握绳,使前后摆动。技高胆大者可腾空而起,并可双人并戏。一说秋千起于汉武帝时,武帝愿千秋万寿,宫中因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详见《事物纪原》卷八。

推荐古诗: 丁都护歌晨诣超师院读禅经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鹿柴好事近(风定落花深)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浪淘沙(好梦最难留)放歌(天地太无情)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推荐诗句: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不伦不类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