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春季,晋国包围柏人,荀寅、士吉射逃奔到齐国。
当初,范氏的家臣王生讨厌张柳朔,向范昭子建议,让张柳朔去做柏人地方长官。昭子说:“这个人不是你的仇人吗?”王生回答说:“私仇不能危害公事,喜爱不能废弃过错,厌恶不能排除善良,这是道义的常规,我岂敢违背它?”等到范氏离开柏人,张柳朔对他儿子说:“你跟随主人,努力吧!我准备留下来死守,王生把死难的大节交给了我,我不能对他不讲信用。”于是就战死在柏人。
夏季,赵鞅进攻卫国,这是为了帮助范氏的缘故,并乘机包围中牟。
齐国的燕姬生了个儿子,未成年就死了。但是诸子鬻姒所生的儿子荼受到宠爱。大夫们恐怕荼被立为太子,就对齐景公说:“您的年纪大了,还没有太子,怎么办?”齐景公说:“您这几位如有忧虑,就会生出疾病,姑且去寻欢作乐,何必担心没有国君?”齐景公生病,让国惠子、高昭子立荼为太子,把公子们安置在莱地。秋季,齐景公死去。冬季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逃亡到卫国,公子鉏,公子阳生逃亡到鲁国来。莱地人歌唱说:“景公死了啊不参加埋葬,三军的大事啊不参加商量,众人啊众人,又要前往何方?”
郑国的驷秦富有而奢侈,是一个下大夫,但常常把卿的车马服饰陈列在他的院子里。郑国人讨厌他而把他杀了。子思说:“《诗》说:‘努力不懈在职位上,百姓所以才得以安宁。’不安于他的职位而能够保持长久的是很少的。《商颂》说:‘不出差错不自满,不敢懈怠不偷闲,上天赐予各种福禄。’”
推荐古诗:
南湖春早、
玉台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长安古意、
满庭芳(芳草池塘)、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洞仙歌(江南腊尽)、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推荐诗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