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典故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暗渡陈仓典故

暗渡陈仓典故

查看暗渡陈仓全诗

故事经过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

真正的参与者  一般认为暗度陈仓的主要策划者是韩信和张良,但是根据著名军事专家夏惟桐的研究成果认为,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以及《史记功臣表》中对于韩信相关内容的大笔墨描述来看司马迁对于韩信是非常喜爱的,即使如此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也没有对韩信参与该战略策划作出描述,可以看出即使是司马迁也没有找出韩信与此战略的直接联系。相反,在《功臣表》和《和传》中,对于周勃等进攻三秦的仔细描述来看,韩信此时还没有真正掌权和对刘邦在战略上有真正的影响力。而韩信的《汉中对》也只是和刘邦鼓舞士气的双簧而已。刘邦作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不可能直接将战略指挥权甚至方面级指挥权交给沛县集团以外的人。韩信真正掌握军权,是在郑京大战让项羽在战术上第一次碰到钉子之后。加之韩王信在同期恶劣的通信环境下的准确战略配合与同步来看,韩王信是该计谋的真正参与者是必然的,韩信献计可能是韩王信的献计的讹误。

真正的战略意义  夏惟桐通过汉军同期作战的时间进展图分析发现, 暗度陈仓并没有启到应有的突袭价值,三秦的主将章邯从容据城抵抗,10个月后才被攻克。刘邦的战略部署,很可能是,从故道派奇兵扰乱三秦部署,而率领大军从容从栈道出击。且从后来萧何的后勤成果来看,栈道的修复应该主要用于对后期统一天下之战的后勤通路做准备,毕竟陈仓故道绵延500余公里,运输粮草远不如栈道方便。栈道的修复主要用于平定三秦中和故道的配合犄角攻击以及后期的后勤支撑,并不是用于战略掩护的,相反会过早暴露刘邦的野心。

推荐古诗: 送别战城南寄远花下醉答武陵太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满江红(江汉西来)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

推荐诗句: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