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典故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借刀杀人典故

借刀杀人典故

查看借刀杀人全诗

  西汉末年也是天下大乱之时,汉室王朝内部分崩窝析。在混乱中刘秀曾以招晦之计,渡过难关。也用借刀杀人之智,除去心头之患,又不落坏名声。

  刘秀与他的哥哥在昆阳一战之后名声大噪。刘秀告诉哥哥,可能要出现预测不到的坏事。当时诸位将领都想独占鳖头而得不到,必然对刘秀兄弟不满。而刘兄不以为然。果不出刘秀所料,不久,昏君刘玄就在朱缩和李铁的策划下杀了刘秀的哥哥。当时驻守在文城的刘秀一听哥哥被害,犹如万箭穿心,然而自己力量单弱,无法与皇帝刘玄抗争,只用韧晦之计,也不为兄长披麻带孝,竞被刘玄封为萧王。但不久就与刘玄决裂,领兵向长安进军。当时洛阳是通往长安的军事要地,刘玄派李铁去防守,以抵挡刘秀西进。

  刘秀手下有一名将军叫冯异,劝李铁归降刘秀。李铁很矛盾,他虽然看出刘玄成不了大事,却也因参与杀害刘秀的哥哥,怕刘秀不容他,即给冯异回信,意思是让冯异保证他归顺后有生命保证,有高宫厚禄。尔后,冯异在攻打洛阳各县时,李铁果然是按兵不动,不与冯异交战。冯异把李铁的情况如实地向刘秀作了汇报,请刘秀接受李铁归顺。

  刘秀十分了解李铁的为人,知道他反复无常,不能使用,但如果拒之门外,对于自己也不利,因想出一条借刀杀人之计。给冯异回信中,只是提醒冯异:“李铁诡计多端,一般人难以辨识,大家还是坚守阵地为好,提防李铁搞阴谋诡计。”事后,刘秀将此信内容故意公开,众人议论纷纷。

  不久,刘玄手下的另一员大将得知了信的内容,知道李铁心怀二意,就派人将李铁杀了。洛阳驻军失去了主将,军心大乱,许多人投降了刘秀。后来,大家才知道刘秀的用意,他借刘玄之手,除去自己的心头之患,又不用承担杀死降将的恶名。

推荐古诗: 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山石西施咏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满庭芳(三十三年)

推荐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