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摘下青涩的梅子来佐酒,但酒薄不足以抵御暮春的残寒更何况穿的是单薄的苎萝衣。 正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杨柳枝叶婆娑,如团团绿云,柔软披垂。落花纷纷,远望去像是降下的红雪。沉思静想间,又隐约听到邻里的歌妓正低按秦筝,唱春词吟新诗。 回首往昔,那曾经的风流繁华恍然如梦,只剩下斜晖脉脉流水悠悠,一切俱已消逝,令人无限感伤。 我隐居在 孤山山下,每日长掩苔扉,深居简出,但一箪食、一瓢水足矣。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因忘记了人世的权谋机变,而能时刻保持着一颗恬然自得的心。 远望天涯,看看又是一年春尽,不禁黯然销魂,搔首踟蹰,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正随着春天匆匆流逝,眼泪便在不知不觉间轻弹暗洒。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杜鹃的声声悲啼,那凄惨的叫声回荡在山间,仿佛在说着“不如归去”;荼种花正盛开,布满十里山谷。
注释荐酒:佐酒、下 酒。苎萝衣:指山野隐士所着之衣。苎,苎麻,其纤维可织布。腴:丰满,此指柳树茂密。冉冉:柔软下垂的样子。霏霏:形容雨雪纷纷飘落的样子。秦筝:古代弹拨类乐器。依约:隐约。一瓢饮水:喻俭朴生活。《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白鹤忘机:化用鸥鹭忘机之典。祢:即禯祢,也就是杜鹃鸟。荼种:花名,白色,开于春末夏初。
推荐古诗:
寒闺怨、
南邻、
寄扬州韩绰判官、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洞仙歌(江南腊尽)、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
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
岛(你在雾海中航行)、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满江红(江汉西来)
推荐诗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