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表现的是南唐李后主对人生的感悟,艺术特点是情境和谐,细节传神。上片以倒叙的方式开篇,写“昨夜”风雨交加,风声雨声树声等“秋声”阵阵传入帘内,构成一种凄凉的氯围。“烛残”二句由室外景转入帘内景。室内残烛摇曳,光线昏暗,夜尽更阑时分,主人公还卧床在枕上翻来覆去,表明他彻夜未眠。失眠人情绪本来就烦躁,而窗外的秋风秋雨,仿佛点点滴滴都在敲击着失眠人的心头,更增苦楚。心头的烦闷无法开解,“起”来挥之不去,“坐”下也无法平静。“起坐”两个细节动作传神地写出失眠人无法平静的心境。下片转入沉思。回想人生世事,往日的南唐早已土崩瓦解,词人曾经拥有的一切辉煌、幸福都被剥夺。这人生世事,有如流水不返,好似梦境虚无。所谓“梦里浮生”就是后来北宋苏轼所说的“人生如梦”。梦的特点有三,一是短暂,二是易变,三是不可把握。所谓“梦里浮生”,是对人生命运的短暂性、易变性和不可把握性的概括。后主对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和悲剧的不可避免性有着深刻的体验,他对未来早已失去信心,在现实中又找不到解脱、超越痛苦之路,只好遁入醉乡求得暂时的麻醉和忘却。意识到人生的悲剧,却无法加以改变,是李煜的一大人生悲剧。
推荐古诗:
江南春绝句、
南陵道中、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一斛珠(晓妆初过)、
青溪、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
归自谣(春艳艳)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