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妻时氏 张孝祥正娶妻子为表妹时氏,时氏当在1159年前卒于临安,除却简短的悼文三则外,《于湖集》中并无一词、一诗、一文提到时氏,双方感情应该是平淡的。
情人李氏 23岁中状元时,秦桧党羽曹泳在朝堂上当众为女儿向张孝祥提亲,孝祥“不答”,当时他的身份是未婚的。但其实,早在十六岁时,他便同一位姓李的女子同居生子,儿子张同之,后来终生至仕。但在当时,李氏一直没有在张家取得合法地位,族谱中亦没有将她的名字收录其中,从1971年偶然发现的张同之的墓志铭上,更附为证。宛敏灏先生认为,孝祥在与时氏结婚前,被迫将李氏与同之送走,李氏入道观出家,从此二人再未谋面。《于湖词》中本来有几首意义晦涩的情词因此得解,其实是张孝祥怀念李氏之作,如《念奴娇·风帆更起》,《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阐述了词人对失去情人,痛别爱子的哀痛,悔恨与凄凉的心情。李氏究竟身份如何,这段感情因何要到被迫送别妻子,还是不解之谜,唯一可知的是,较之时氏,张孝祥对李氏的感情深厚得多。
推荐古诗:
忆东山二首其一、
宫妓、
微雨、
正月崇让宅、
题义公禅房、
凉州词、
离思五首其四、
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
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推荐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山无陵,江水为竭、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