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时候最能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且不必为生让操心;显达的时候正是可以凭着地位和力量去,造福社会。然而却不知道把握时机去读书,去积德,一旦这些良机消逝了,再想全心读书,多积功德,已是困难重重。所以,人要懂得掌握时机,更要懂得在此种时机中做有意义的事。
少年人不肯敬奉父母,甚至忤逆长上;愚昧的人不肯向贤者请教,而刚愎自用,这两者都是极危险的事。因为少年人往往无知,凭其血气之勇行事,若无长辈在一旁敦促,极可能误入歧途,自毁其前程。无知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难以估计的。“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摔下去的顶多是自己;若是“盲人开机车,白日闯闹市”,那害死的人就不少了。有些灾害的起因其实就是愚昧,历史上多见例证,造成的灾害和祸患更是无可弥补。
推荐古诗:
急乐世、
晚晴、
赠柳、
长相思(云一緺)、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行香子(天与秋光)、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渔家傲(白云山头云欲立)
推荐诗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不足齿数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