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行原本不求回报,但是,行义有时也会带来好运,这些并不是行义的人当初就能看得到、想得到的,他之所以行义,亦非为了这些后得之利。因此这些好运或利益可说是意外的收获。义者宜也。义行是指应该做的事,既然为应该做的事,那么利益就不在当初的期许之下,即使没有,也能坦然释之。如果因利而动摇了行善的意愿,那么他便不是以一个无所得之心在做这个善行。
“利”字旁边一把刀,刀是用来刈禾。禾即是利益,你想得到利,他也想得到利,人人都想得到利,最后终会因相争而割伤了彼此。惟利是图的小人,只见到半面的禾,而未见到半面的刀,因此酿成祸害。由于利中含刀,要拥抱利,必得拥抱刀,利和刀本是一体的两面。
推荐古诗: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
竹枝(江畔谁家唱竹枝)、
雪晴晚望、
更漏子(金雀钗)、
重别梦得、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夷门歌、
酬乐天频梦微之、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推荐诗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