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注释(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3)民志:民心,人心。
推荐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
读庄子、
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
赤壁、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
清平乐(天高云淡)
推荐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