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讨厌读书,认为读书只是为了求生,学到一定程度,能混口饭吃也就够了。读书只为充颜面,出国是表示自己毕竟也留过洋。知学,乃是知道学问本身的重要性,既不是为吃饭,也不是为颜面,而是感到读书有助于对生命的拓展,理想的推行。这样才会学无止境,才是知学。知学之后还要有恒心和毅力,否则徒然知道学问重要,却无恒心去追求它,也是无用的。追求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能从学问中得到趣味,那么即使不让你读,你也会偷偷地去读,恒心、毅力自是不待求而有了。
孔子在陈绝粮,子路很生气地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然免不了有穷的时候,却不像小人穷的时候,什么无耻的事都肯做了。”事实上,君子往往穷的时候居多,因为他不取不义的财;小人却富的时候居多,因为他不问事理,只要有利可图。
穷交不可耻,只要穷得有志气,有节操,不做可耻的事。然而现在人的观念却是“笑贫不笑娼”,因此,社会上,肉体不为娼,行径却如娼的不知多少,不穷而滥,连小人都不如的更是计其数。
推荐古诗:
久别离、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七言绝句)沈下贤、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山石、
题菊花、
马嵬、
御街行、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推荐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