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于公元1151年出生在金代辽东,今营口熊岳地区。出身于书香世家,是左相张浩的外孙、书画家米芾的外甥、汉朝太原贤士王烈的32世孙。其父王遵古(字仲元),正隆五年(1160年)中进士,官至翰林直学士,为官清正,学识渊博,时人誉之为“辽东夫子”,娶太师南阳郡王张浩之女,生四子,王庭筠排行第三。
庭筠自幼聪颖,《元氏墓碑》载,六岁同父兄诵书,能通大义,七岁学诗,十一岁赋文做诗,读书五行俱下,日记五千余言。涿郡才子王修,不随流俗,很少对人有所赞许,但一见庭筠,便许以国士。
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中进士,受官承事郎,调任恩州军事判官。在任时,“计获谋为不轨的郡民邹四,开释无辜受牵连的百姓千余人”。但是在以严刑为尚的政治环境下,却不升反降,再调馆陶主簿,仍困于簿书期会,通检推排的工作。任满后卜居彰德(即相州,今安阳),买田隆虑,读书黄华山寺,自号“黄华山主”。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召入馆阁,召为应奉翰林文字,命与秘书郎张汝方鉴定内府书画,集所见珍品与当时士大夫家藏前贤墨迹汇刻成《雪溪堂帖》(今已佚)。后迁翰林修撰。
承安元年(1196年),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御判官。
承安四年,起用为应奉翰林文字。
泰和元年(1201年),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章宗秋山射猎,应制赋诗三十余首,甚被奖誉,将要大用。
泰和二年(1202年)十月十日,去世,终年52岁,金章宗特写诗追悼。
其子王曼庆(一作王万庆),字禧伯,号澹游,善墨竹、树石,有父风。
推荐古诗:
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
池上、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买花、
旅宿、
日日、
酬乐天频梦微之、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推荐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