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见的大雨,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定风波》。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乐观。
推荐古诗:
拟古、
屏风绝句、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推荐诗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于现状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