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父史,开成中(公元838年左右)为永州刺史,与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同院,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及冠,应进士举,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奔西蜀。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很出名,因此被人称为“郑鹧鸪”。官至都官郎中。天复三年(903)左右,归隐宜春仰山书屋。卒于北岩别墅。死后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岭。北宋时期,袁州太守祖无择曾主持修缮其墓,如今已无迹可寻。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郑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与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后谷尝从僖宗登三峰,朝谒之暇,寓于云阳道舍,编所作为云台编三卷。归,编宜阳集三卷,及撰国风正诀一卷。《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
推荐古诗:
古朗月行、
题齐安城楼、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满江红(试问琵琶)、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七律(九嶷山上白云飞)、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