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郑谷(公元849--911年),字守愚,江西袁州(今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
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
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郑谷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郑谷与许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
唐乾宁年间,郑谷“独守义命之戒,而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仰山,过着“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
推荐古诗:
泊秦淮、
问刘十九、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春思、
花下醉、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新晴野望、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推荐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甲休兵 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