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清沈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王维)、供奉(李白);七言绝龙标(王昌龄)、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
推荐古诗:
咏怀古迹五首、
题扬州禅智寺、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早寒有怀、
列女操、
相思、
杂诗、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如梦令(宁化)、
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巴巴结结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