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掌葛/槁人翻译

掌葛/槁人翻译

查看掌葛/槁人全诗

  掌葛掌管按时向山农征收葛草和凡属如葛的草类、向泽农征收萌芝等麻类而用以算作上缴国家赋税的政令,称量轻重长短而接受征收物。

  掌染草掌管春秋季节征收可用作染料的草类,用秤称量轻重而后收纳,以待用时颁授[给染人]。

  掌炭掌管执行征收草木灰、木炭等物的命令,按时征收,用秤称轻重而后收纳,以供王国之用。凡有关炭、灰的事[都负责掌管]。

  掌荼掌管按时收聚荼,以供办丧事时用。征收野生的草木果实,以待王国有事时用。凡[瓜瓠葵芋等]可蓄聚之物[都加以收聚以备用]。

  掌蜃掌管征收蚌蛤中的蛤类,以供填塞墓坑底部所需的蛤。举行祭祀供给勘祭器所需的蝗。供给[研粉]涂饰器物或墙壁使成白色所需的蛤。

  囿人掌管囿中离宫小苑游观处野兽的蕃卫防禁,牧养[苑中的]各种野兽,有祭祀、丧事、宾客时,供给所需的[从囿中猎获的]活兽与杀死的兽。

  场人掌管王国的场圃,而种植瓜果和珍异的果树,按时收取果实而加以收藏。凡祭祀或接待宾客,供给所需的瓜果。行宗庙荐新礼也照样做。

  廪人掌管谷米数,以备国家分颁群臣俸禄、救济民众或恩赐、发给[庶人在官者]食粮。依据年成的好坏计算王国的开支,以知道够用不够用,以报告上级用谷[的原则],据以制定适于丰年或荒年的不同用谷标准。凡民众吃粮,每人[每月]四□,是上等年成;每人[每月]三□,是中等年成;每人[每月]二□,是下等年成。如果每人[每月]吃不够二□,就命令国中饥民迁移到产粮多的地方,并告诉王减省国家开支。凡国家有会同、征伐、劳役的事,就置备所需的粮食。有大祭祀,就供所取用的祭粮。

  舍人掌管有关合理分发宫中[用米的]事务,分颁米给在宫中各官府的办公人员,按制度掌管米的支出与退还。凡祭祀,供给簋簋,盛上饭,加以陈列。接待宾客也这样做,并供给行致饔饩之礼所需的用车载的米、用笛盛的米、饲草和禾。有丧事,供给行饭含礼所需的米,并供给炒熟的谷。按一年的四季悬挂各类谷种[而风干],以供王后孟春向王献种。掌管米谷的支出和收入,辨明它们的种类和名称[而分别记账]。[夏历]年终就总计用谷的多少。

  仓人掌管所收入谷物的储藏,分辨九谷的名称种类,以备王国所用。如果谷物不足,就减省委积的支用;谷物有余,就把它储藏起来,以备灾荒年而颁用。凡国家有大事,供道路委积所需的谷物和饮食。

  司稼掌管巡视王国野地的庄稼,辨别各种谷物的种类,全面了解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所适宜种植的土地,作为下年种植的法则,悬挂在邑中里门上。巡视野地的庄稼,根据年成的好坏制定出征收赋税的法则。掌管调度民众粮食的多少,而救济人们的急困,公平地颁授所征收储积的粮食[给急困之民]。

  舂人掌管供给各种米。祭祀供给盛在[篮簋等]器中的米。款待宾客供给行致饔饩之礼时[盛在笛中的]米。凡举行飨礼和食礼供给饭食所用的米。掌管凡属舂米舀米的事。

  饎人掌管凡属祭祀所当供给的炊熟的米。供给王和王后用六谷做的饭食。凡接待宾客,供给用篱簋盛的饭食。举行飨礼和食礼也这样做。

  槁人掌管供应在外朝和内朝当值官吏的饭食。如果用飨礼款待老人、孤子、士、庶子,供给所需的饭食。掌管豢养供祭祀用的狗。

推荐古诗: 秋兴八首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乐游原燕台诗四首云鬓裁新绿,答武陵太守春日词(春云阴阴雪欲落)寒月吟(夜起数山川)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推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才如命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俱兴  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