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特点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刘晏特点

刘晏特点

查看刘晏全诗

  刘晏自幼天资颖悟,少年时期十分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唐玄宗召见后,大加赞赏,授秘书省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妓,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这时刘晏被唐玄宗诏于楼中,“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玄宗目视刘晏发问,“正字,正得几字?”刘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的字谏。接着贵妃又让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诗。刘晏应声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和嫔妃等人的一片赞颂。为此,唐玄宗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神童刘晏一时名噪京师。从此他利用职务之便,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四处救教,对他后来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响。

  宋代王应麟在他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把他树立为当时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

推荐古诗: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送李侍郎赴常州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鸟鸣涧凉州词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柳絮风轻,梨花雨细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留余地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