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创作态度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贾岛创作态度

贾岛创作态度

查看贾岛全诗

  现时北京市所属各区、各县,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数以百计。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就是唐代的贾岛。

  据《旧唐书》、《全唐诗话》以及苏绛为贾岛写的墓志铭等的记载,贾岛是当时范阳郡的人。唐代设置的范阳郡,包括现在的大兴、房山、昌平、顺义等县。这一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幽燕之地,英雄豪侠慷慨悲歌,成了传统的风气。正如贾岛在一首题为《剑客》的五言绝句中写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位诗人显然想借此来表达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们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无疑问,写“僧敲月下门”当然比“僧推月下门”的句子要好得多。这几乎已经成了讲究炼字的一个最寻常的例证。可是,懂得这样一些起码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难道就可以称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诗人了吗?问题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否则,成为一个大诗人也太容易了。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

  贾岛有许多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渡桑干河》的诗写道:“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于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却很平易。这样就显得诗意含蓄,使读者可以反复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两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写尽,读起来就反而没有意思了。在贾岛的作品中,像这样的例子太多,我简直不知道应该举出什么例子才更好说明问题。

  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韩愈非常赏识贾岛的作品。《全唐诗话》记载韩愈赠贾岛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虽然有人说这不是韩愈的诗,但是这至少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贾岛的评价。后来的人常常以“险僻”二字来评论贾岛的诗,那实在是不恰当的。

  尽管人们也能举出若干证据、说明贾岛的诗对于后来的诗坛发生了不良影响。比如,宋代有所谓江湖诗派,明代有所谓竟陵诗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间流行的诗体,一味追求奇字险句,内容贫乏,变成了形式主义。如果把这些都归罪于贾岛的影响,我以为这是不公平的。各个时代诗歌流派的优缺点,主要的应该从各该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中寻找根源,前人不能为后人担负什么责任。贾岛的创作态度是很严肃的,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假若有人片面地和表面地模仿贾岛,以致产生了坏诗,这怎么能叫贾岛负责呢!

  作品风格: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推荐古诗: 春梦歌(春梦随云散)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感皇恩(小阁倚秋空)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羽檄联翩昼夜驰)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征马去翩翩)出城(雪下桂花稀)送刘昱(八月寒苇花)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推荐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