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注释1、出生入死: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一说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2、生之徒:徒,应释为类。生之徒即长寿之人。3、十有三:十分之三。4、死之徒:属于夭折的一类。5、人之生,动之于死地:此句意为人本来可以长生的,却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6、生生之厚:由于求生的欲望太强,营养过剩,因而奉养过厚了。7、摄生者:摄生指养生之道,即保养自己。8、兕:音si ,属于犀牛类的动物。9、入军不被甲兵:战争中不被杀伤。10、无死地:没有进入死亡范围。
推荐古诗:
买花、
杨柳枝(苏家小女旧知名)、
北齐二首、
木兰柴、
山中送别、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推荐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