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即位后改编修,主修《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
正统六年(1441年),杨士奇与马愉、曹鼎等人编成《文渊阁书目》。旧本不分卷(《四库全书》定为4卷)。著录图书7297部。大多不著撰著人姓氏。书分39类,编20号,每号分数橱,以千字文排次。
另著有《三朝圣谕录》三卷、《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周易直指》十卷、《西巡扈从纪行录》一卷,《北京纪行录》二卷,《东里集》二十五卷,诗三卷。
推荐古诗:
白帝、
难念的经、
巫山曲、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推荐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捱风缉缝 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百依百顺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