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注释①觞(shāng):盛着酒的酒杯。②两重阳:唐俗,京城的人们常在重阳后的一天再次宴会赏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阳”之称。
推荐古诗:
留别王司马嵩、
杨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
月夜忆舍弟、
秋夜曲、
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还县(霁色清和日己长)、
题沈隐侯八咏楼(梁日东阳守)
推荐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