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鉴赏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陈太丘与友期鉴赏

陈太丘与友期鉴赏

查看陈太丘与友期全诗

  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不善自省,责备他人

  元方:正直,机智,率真

  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孔子也说:“做了个人,却不讲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犁(l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zhe),如何能走呢?”正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

  但是对元方,

  不好的话就是:元方刚才还批评友人不讲礼貌,而他自己却没有以身作则,友人毕竟还是元方的长辈,元方只是个小孩,他不尊重长辈,所以入门不顾不对。这是一种没礼貌的行为,虽然友人不守信,还骂人,但是我觉的元方应该表现的有礼貌。“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不顾”,这虽是天真率直的表现,但他还缺乏宽容大度的胸怀。

  好的话就是:友人没有讲礼貌,所以元方也可以不讲,况且友人骂了元方的父亲,所以元方入门不顾对。

  文章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道理: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推荐古诗: 捣练子令(深院静)过故人庄长寿乐(微寒应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南乡子(回首乱山横)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推荐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惜羽毛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萃出群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