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人,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人。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政治家。历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浔州司法参军,淮西提刑司检法官,建昌与新城知县,邕州通判,淮东安抚使,秘书兼太子侍讲,工部侍郎,焕章阁待制、学士,成都、潭州、隆兴知府,湖南、江西安抚使,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等职。召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均极力辞谢。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宵宫致仕,累封至南海郡公。卒年八十二岁。著有 《菊坡集》行于世。与之曾节录刘皋语 “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百姓,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为座右铭。为官德威并施,军民悦服。曾是抗金功臣,金兵对其闻风丧胆。其生平事略 《中国人名大辞典》、《宋史·列传》均有载。
推荐古诗:
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
念昔游、
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推荐诗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