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第三部分(第五句)议论: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推荐古诗:
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洞仙歌(江南腊尽)、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望江南(随身伴)、
口占一绝(壮别天涯未许愁)、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惑怀(蚱蜢为家东复西)、
邯郸宫人怨(邯郸陌上三月春)、
更漏子(雁孤飞)
推荐诗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