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介绍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黄景仁介绍

黄景仁介绍

查看黄景仁全诗

  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祖黄大乐,为高淳校官。父黄之掞,为县学生。黄景仁4岁丧父,十二岁祖父去世,十六岁时唯一的哥哥罹病身亡。黄景仁依赖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制举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前常州府知府潘君恂、武进县知县王君祖肃,尤奇赏之”。17岁补博士弟子员,于宜兴氿里读书,与汪中友好,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一年,于江阴遇同邑洪亮吉,各为诗歌,人们评价说,黄诗似李白,洪诗学杜甫,因此时称“洪黄”。次年,黄景仁娶赵夫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他在二十四岁生日时写的自寿词《沁园春》非常伤感:

  苍苍者天,生我何为?令人慨慷。叹其年难及,丁时已过;一寒至此,辛味都尝。似水才名,如烟好梦,断尽黄齑苦笋肠。临风叹,只六旬老母,苦节难偿。男儿堕地堪伤,怪二十、何来镜里霜。况笑人寂寂,邓曾拜衮;所居赫赫,周已称郎。寿岂人争,才非尔福,天意兼之忌酒狂。当杯想,想五湖三亩,是我行藏。

  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系以黄景仁为故事主角,两人经历颇为相似。

推荐古诗: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春思曲江彭蠡湖中望庐山古别离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桃源行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推荐诗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按堵如故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