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这首词据《历代诗余》注:“单调,五十一字,止李煜一首,不分前后段,存以备体。”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中也说它:“既不分段,亦不类本调,而他调亦无有似此填者。”而依《词律拾遗》则作“补调”,其注曰:“此词不分前后迭,疑有脱误。叶本(叶申芗《天籁轩词谱》)于‘处’字分段。”依此说。②冉(rǎn)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时光。③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这里指飘落的枯叶。④重阳:节日名。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魏晋以后,习俗为这一天登高游宴。⑤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榭(xiè):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⑥茱(zhū)萸(yú):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香坠:装有香料的坠子。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⑦紫菊气飘庭户: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⑧笼:笼罩。⑨雝(yōng)雝:雝,同鈤,鸟的和鸣声。咽寒声:咽,呜咽。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⑩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推荐古诗:
忆江南、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暮过山村、
长相思(云一緺)、
彭蠡湖中望庐山、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听流人水调子、
齐州送祖三、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七古(云开衡岳积阴止)
推荐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堵乐业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