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是跟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的。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难写。有一天,他写字时写到“戬(jian剪)”字,只写了“晋”的半边,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戈”。写成以后,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魏征看了说:“今窥(看的意思)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等。初唐的书法家继欧、虞之后的是褚遂良和薛稷。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慨叹地说:“世南死,没有人能够同我谈论书法了。”
推荐古诗:
捣练子令(云鬟乱)、
出塞、
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渔家傲(白云山头云欲立)、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哨遍(为米折腰)、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伦不类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