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四句总提当时形势,警策刘禅发愤图强。起笔凝重,定下全篇基调。【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四句剖析人心。实际上这是对刘禅委婉而尖锐的规劝,言外之意是刘禅是沾父亲的德泽,自己还没有慑服众人的威望。所以下文就告诫要继承和发扬刘备的作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广开言路是修明政治的先决条件,故首先提出。“诚宜”“不宜”,发起一篇告诫之意。从分析形势入手,首先提出要广开言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严明赏罚是修明政治的根本途径,故特别强调。诸葛亮提出这点,是因为鉴于汉末皇朝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容易亲信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而与朝中执政官员对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据《三国志·蜀书·董允传》记载,刘禅宠信宦官黄皓,董允常对禅劝谏,黄皓也不敢为非。董允死后,黄皓“操弄威柄,终至覆国”。此虽后事,但刘禅的弱点诸葛亮不会不有所觉察。这里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接着提出要严明赏罚,秉法持正。【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为保证出师以后蜀国内政稳定,诸葛亮对人事安排作了周密的考虑,向刘禅推举一批贤能,作为辅佐。推举宫中贤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举荐可靠的将领,交代营中事宜。【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规劝后主吸取历史教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列举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任人唯亲的危害。【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指出要图复兴,必须亲信忠良。列举历史经验教训,强调依靠贤臣的重要性。【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自述早年志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自叙本志/淡泊名利,志趣过人。【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回顾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艰苦历程。自述出身经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谨慎”是对诸葛亮的精确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一语所本。【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述说受命以来的辛勤。【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说明出师北伐,势在必行,并表明自己效忠蜀汉的赤心。【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再次叮咛依靠大臣理好朝政。说明北伐时机成熟,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誓言。【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后朝臣、后主职责分明,再三关照,语重心长。交代出师后朝政事宜,反复叮咛后主牢记刘备遗训。【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结语表明临行前百感交集,无限恋念之情。这本来是套语,但在本文却自然得体,读者竟不觉其为套语。
推荐古诗:
送路六侍御入朝、
哭刘司户蕡、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
清平乐(风云突变)
推荐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