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王鹏运生平

王鹏运生平

查看王鹏运全诗

  王鹏运: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玄祖父王云飞迁家至广西临桂,父亲王必达开始以临桂县籍应试,自此为临桂人。王必达历任江西、甘肃等地知县、知府、按察使等职。

  他自号半塘老人、半塘僧鹜、鹜翁。时值壮年并不老为何取号老人呢?他说:“古诗上云,父母在,恒言不称老。余一身不幸,幼年失母,中年失父,令人心悲,人不老心已碎,自称老人是用来铭记我的不幸啊!”“我是父母的体魄所依,有父的一半,有母的一半,所以谓为半塘。”王鹏运的爱妻曹氏先他而去,虽无嗣,妻生前他不纳妾,妻亡后不续弦。据说王鹏运曾找到一位算命先生推算他的八字,算命先生算后叹道:“心高命平,是半僧人命也。”王鹏运听了,就把半僧作为自己的号了。一位老人为他占卜,曰“刻鹄类鹜”,意为本来想雕刻天鹅却雕刻成了鸭子。王鹏运伤心地说:“我愧不能像天鹅一样高飞蓝天,只好把自己当成鸭子一样藏在水草丛中,少惹事生非了。”所以他又把鹜翁作为别号之一。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王鹏运10岁时随父到江西。同治九年(1870)回原籍临桂参加在桂林贡院举行的广西乡试,中第28名举人。第二年进京考进士名落孙山,之后滞留京城。十三年(1874)经朋友引荐官内阁中书,期间六次科考,均落榜。最后一次进士落榜后,已过三十而立之年。

  王鹏运在内阁中书任上十多年,到光绪十一年(1885)才提拔为内阁侍读,先后直实录馆。光绪十九年(1893)授江西道监察御使,升礼科给事中,转礼科掌印给事中。 弹劾谏诤有直声,曾上书反对西太后和光绪帝驻跸颐和园、请办京师大学堂等,他还弹劾过上至各亲王下至翁同龢等要臣,一生奏议等身。他支持并参与康有为的改良主义运动,康有为未受知于光绪帝之前,奏折多由他代上,屡次抗疏言事,几罹杀身之祸。光绪二十八年(1902),王鹏运离京南下,寓扬州,主仪董学堂,并执教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因病在苏州去世,享年56岁。光绪三十二年(1906)家人将他的灵柩护送回桂林,安葬在东郊王氏家族墓地。

推荐古诗: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琴台九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谒山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送朱大入秦积雨辋川庄作渔家傲

推荐诗句: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万物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